1940年9月,毛主席会见了绥德地区的一位副专员,随后决定在延安的大边沟青年食堂接待这位来宾。这个决定是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做出的,而接下来的安排也显得无比平常,但却注定是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日子。
当天三点多,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一同乘车前往食堂。叶子龙和蒋泽民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。随着车队行驶,距离青年食堂还有一段距离时,蒋泽民察觉到不对劲——在食堂东侧的一片开阔地上,有二十多个人聚集在那里,十分显眼。按照常理,饭点已经过了这么久,一般的情况下,食堂周围应该是安静的才对。然而,这些人似乎没什么离开的打算,反而显得有些焦躁不安。
蒋泽民在车里不断观察这些人,直到车队到达食堂,他立刻下车与食堂工作人员核实情况。工作人员表示,自己也不清楚这些人是如何得知毛主席将来这里吃饭的消息,但显然他们是听说了毛主席要来,就特意聚集在这里,想一睹毛主席的风采。蒋泽民知道,早上金城派人来订餐时并未要求保密,因此群众知道这件事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当毛主席一行走下车,准备进入食堂时,那些聚集的人纷纷向他们迎来。就在这时,蒋泽民的视线锁定在了人群中一位异常的男子身上。这个男子的举动与其他人不同,他并没有像大家那样挥舞双手或高兴地向毛主席招手,而是将双手背在身后。蒋泽民的直觉告诉他,这个人必定是个危险分子,随即他开始警觉地观察这名男子藏在背后的东西。
仔细一看,蒋泽民立刻意识到,他手里竟然藏着一把大木锤!这种情形让蒋泽民立即感到一股寒意,心中快速反应,或许这是一种谋杀工具,毛主席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。就在毛主席一行快步走到食堂大门口时,那名男子也快速接近,显然准备发动攻击。就在此刻,那个男子猛地举起木锤,狠狠地向毛主席的后脑勺砸去。
几乎就在木锤举起的瞬间,蒋泽民已如箭般冲向毛主席的身后,他快速伸手挡住了即将砸下的木锤。重重的木锤击中了蒋泽民的手臂,顿时使他感到剧烈的麻木,无法动弹。眼见木锤没有打中毛主席,男子并不甘心,急忙将木锤拉回,准备进行第二次攻击。然而,蒋泽民没有给他这个机会,凭借着没有受伤的另一只手,他猛然抓住木锤,并用力踢向了男子的腹部。男子瞬间失去重心倒在地上,情急之下翻身站起,但最终在冯永贵班长和其他警卫员的协助下,成功被制伏。
围观的群众顿时意识到,眼前这样的一个男人正是前来刺杀毛主席的刺客。愤怒的群众开始发出怒吼,一些人捡起石块向男子投掷,而更勇敢的人则挤上前来挥拳痛击刺客。警卫员们尽力劝阻着群众,同时将刺客强行带上了车。
群众们焦急地问:“毛主席没事吧?他有没有受伤?”蒋泽民冷静地对大家说,毛主席并未受伤,请大家放心,终于大家才稍微放下心来,渐渐散去。
毛主席对这件事的处理,公事上他认为蒋泽民的警觉性和工作表现得非常好,而在私下里,毛主席心怀感激,因为蒋泽民救了自己的命。在蒋泽民担任毛主席警卫参谋期间,毛主席对他印象非常深刻,尤其是在蒋泽民负责安排毛主席的日程和执行方面,蒋泽民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原则性。
一次,毛主席结束报告准备离开时,罗瑞卿希望汇报工作,蒋泽民却直接告知他:“不行,王震已经预约了下午的时间。”毛主席无奈地笑笑,告诉罗瑞卿:“你只能排到明天了。”此时王震刚从前线回来,优先安排他汇报工作无可厚非。正是蒋泽民这种对计划的严谨执行,确保了毛主席的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。
蒋泽民的表现让毛主席十分满意,特别是这次事件过后,毛主席开始特别提拔蒋泽民,安排他给战士们讲课。虽然蒋泽民并没多少正式的教育背景,但他因为表现突出,被送到苏联学习,并安排在抗大学习,目的是让他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。虽然刚开始讲课的效果并不理想,但毛主席始终支持他的成长。
一天,毛主席和蒋泽民一起散步时,谈及了蒋泽民讲课的事,毛主席指出:“你讲得还不错,但总是照本宣科,语调生硬,有时还特别紧张。”蒋泽民感到有些意外,因为他并不知道毛主席也会听自己的课。毛主席幽默地回应道:“我有隐身法,当然看不见我啦!”接着,毛主席还夸奖了蒋泽民对讲课的专注,表明了自己听了好几次都没有被发现。
散步途中,毛主席突然提到蒋泽民曾参加过义勇军,显得十分感兴趣,便让他讲述当时的经历。蒋泽民一提到自己的义勇军经历,便不由得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。1931年9月18日,日本的侵华战争爆发,东北的民众纷纷自发组成抗日义勇军。蒋泽民当时是一个放猪娃,带着镰刀报名加入了义勇军。起初由于没装备,他被拒绝了,但他并不甘心,最终通过种种途径获得了和马匹,成功加入了义勇军,甚至组织了自己的队伍与敌人作战。
蒋泽民的叙述打动了毛主席,毛主席听得津津有味,笑着问:“你们打了多少仗?最大的战役在哪里?”蒋泽民显得有些得意:“我们这支小队第一次与日本鬼子交手是在大虎山。”他还详细讲述了自己所在队伍在新立屯的战斗,炸毁了敌人重要的后勤设施。
毛主席听得很投入,哈哈大笑:“你们这支20多人组成的小队,干得不错嘛!后来呢?”蒋泽民继续讲述他们怎么加入东北抗联,策划大荒沟起义。毛主席和蒋泽民一路走着,边听边聊,直到不知不觉已经走远了。
在回程时,毛主席突然宣布:“你要调到重庆,去给恩来同志当副官。”蒋泽民当时没想到,调动指令很快就落实了。几个月后,蒋泽民到重庆后没几天,周总理就发现他没按时做早操,于是去他的房间查看,发现蒋泽民发高烧卧床不起。周总理立刻让他吃药并安排去医院治疗,同时告诉他:“你得尽快恢复,毛主席最近要来重庆,你要临时去当他的副官。”
1948年,蒋泽民参与了平津战役、辽沈战役及解放长春的战斗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他进入朝鲜担任志愿军运输部副部长,负责军用物资供应工作。直到1988年,蒋泽民才从军队退役,转而投身于教育和写作,回忆录《在伟人身边的岁月》和《忆在延安》成为了他为历史留下的珍贵记忆。
蒋泽民最终因病去世,享年百岁,但他的精神和为人民奉献的故事仍然留在人们心中,成为永恒的榜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