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界面新闻报道,近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重磅公告,对钨、碲、铋、钼、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。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上掀起波澜,背后映射出的是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大国间的战略博弈。
长期以来,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,在经贸领域对中国频频施压,加征一定的关税等手段层出不穷,试图以此限制中国的发展。在科技领域,美国更是不择手段,联合盟友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,试图卡住中国高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脖子,限制中国在5G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突破。从华为等中国企业遭遇的无端制裁就可见一斑,美国以莫须有的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合作,还游说其他几个国家华为的5G技术,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秩序。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中国从始至终保持克制,秉持着和平、合作的态度,通过外交途径和对话协商解决分歧。但中国的克制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,当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,中国必然会采取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。此次对钨、碲、铋、钼、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,就是中国反制行动的重要一步。
钨、碲、铋、钼、铟这些金属别看名字陌生,在现代工业和国防领域那可都是“宝贝”。先说钨,它的硬度极高,耐高温性能出色,在航空航天领域,制造飞机发动机的高温部件就离不开钨合金。在国防军工中,穿甲弹的弹芯很多也是用钨合金制成,强大的硬度能让它轻松穿透装甲。全世界内,中国的钨资源储量和产量都名列前茅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中国的钨资源储量达到240万公吨,占全球相当大的比重 ,钨矿产量更是达到6.7万公吨,稳稳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钨资源的供应上,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。
碲也不简单,它在半导体领域存在广泛应用,像碲化镉在太阳能电池中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。在一些特殊的电子器件中,碲化合物也是关键材料。中国精炼碲产量达到750公吨,占到全球约76.53%,是全球碲的主要供应国。
铋在冶金、化工等行业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在冶金中,它能改善金属的某些性能,让金属更耐用。中国在铋的生产上同样占据主导地位,精炼铋产量为1.3万公吨,占全球约81.25%。
钼在钢铁工业中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,让钢材更坚固耐用。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,一些催化剂也离不开钼。中国钼产量为11万公吨,位居全球首位。
铟在新一代显示技术中是核心元素,像液晶显示器中的铟锡氧化物薄膜就用到了铟。在半导体领域,磷化铟等材料也有着重要应用。中国铟产能为1100公吨,产量为760公吨,均为全球第一。
这些战略小金属不仅是中国的优势资源,更是现代工业和国防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。美国在这些金属的供应上,对中国有着较高的依赖度。以稀土为例,美国对中国稀土的进口依赖程度相当高,在其国内很多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中,稀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。从电子设备到武器装备,稀土的身影无处不在。还有镁和锗,美国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中国进口。
此次中国实施出口管制,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。从国家安全角度看,这些战略小金属大范围的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,对其进行出口管制,能够有很大效果预防战略资源外流,保障中国自身的国防安全。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,确保关键资源的自主可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
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,长期以来,中国在这些战略小金属的产业链中,很多时候处于中低端位置,主要以出口初级原料为主。实施出口管制后,能够倒逼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技术投入,推动产业升级,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。比如在钨产业,过去中国企业多是出口钨精矿等初级产品,利润微薄。如今,企业不得不加大在钨深加工技术上的研发,生产高的附加价值的钨合金产品,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国际竞争力。
从国际话语权角度分析,中国作为这些战略小金属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,实施出口管制能够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。过去,由于中国没有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,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较弱。如今,通过合理的出口管制措施,中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,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公平、合理。
这并非中国首次采取此类出口管制措施。早在2023年7月,商务部等部门就对镓、锗、锑、超硬材料、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实行过出口管制措施。2024年12月3日,商务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,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,原则上不予许可镓、锗、锑、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。这些举措都表明,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,会果断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国家利益。
中国实施出口管制,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一些国家表示理解和支持,认为这是中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合理举措,符合国际通行做法。但也有个别国家,在美西方的影响下,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然而,事实胜于雄辩,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基于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,是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。
美国面对中国的反制措施,虽然表面上还在试图维持强硬姿态,但内心其实也很忐忑。美国国内的一些产业,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战略小金属进口的产业,慢慢的开始感受到压力。一些高科技企业担心原材料供应不足,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。在国际舆论场上,美国也难以找到合理的借口来指责中国,毕竟中国的行动是正当合理的。
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,中国将继续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,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担当。中国不会主动挑起争端,但也绝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和挑战。通过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手段,中国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,推动中国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。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,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。